央广网北京9月9日消息(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杨昶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有观点》报道,近日,“多地快递费上涨”的话题登上热搜。先是浙江义乌集体将快递价上调0.1元至1.2元,后是广东宣布“快递每单涨0.4元,底线元”,其他省市也陆续跟进。
快递为何集体涨价?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?“9.9元包邮”的时代要离我们远去了吗?《新闻有观点》特别策划“行业洞察”对话快递物流专家赵小敏、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产业导师赵晨。
此番涨价很大程度是政策驱动的原因。赵小敏指出,“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,监管部门去年多次召开‘反内卷’会议,反对快递业无底线价格竞争,强调行业高质量发展”。赵晨补充,目前快递行业前八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85%,此次集体涨价意味着快递行业正式进入“存量优化”阶段,价格战最终会从价格的竞争变向价值的竞争。
电商平台如何应对快递涨价?赵晨以行业龙头平台为例分析,对于主打低价加拼团模式的电商平台,涨价后需要重新调整平台算法;而算法权重本就倾向于高评分店铺的电商平台,是具备涨价条件的;采取自营物流加全国建仓模式的电商平台,把物流成本控制得很好,因此涨价影响不大。
快递涨价会加剧电商“马太效应”吗?赵晨指出,快递涨价对商家的影响存在“差异化分层”。相对于低客单价的商品,高客单价的商品对于运费上涨的敏感度偏低,因为消费者更关注的是服务质量和商品质量;而对于小微企业或者中小企业来说,对抗市场大规模结构调整的能力有限,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。
快递成本是否会向消费者传导?“相对于平台和商家,消费者承担比重较低”,据赵小敏观察,对消费者来讲,只要价格上涨,包容度就会立刻降低,服务品质必须同时提升。赵晨则指出,快递涨价对消费者购物习惯有影响,“碎片化消费”减少,一定程度上能减轻“羊毛党”的隐患,而社区团购、线上引流加线下自提等业态会涌现出来。
对于快递物流行业内部来说,涨价会带来一些机遇。赵小敏指出,物流企业可能会加速自动化、智能仓储等技术迭代,最终过渡到提升行业集中度;对于物流末端和快递员来说,也要借助这股东风,改变派送机制、考核机制等,使得涨价增量收益传导到快递员群体。赵晨提醒道,生鲜行业和图书出版行业可能受到快递涨价影响,需要做出积极应对。
根据监管要求和各方反馈,赵晓敏预计,国庆节前后,快递涨价或能全国落地,未来行业会逐渐走向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的共同作用,最终指向多方受益的局面。如何抓住发展机遇?赵晨从政策角度指出,建议加强快递物流行业的分级监管机制,以及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补贴。赵小敏则建议快递企业做好多方面的准备,接下来会有相当多市场份额变化以及新增量,总之,这是一个系统工程,多方联动才能走向良性循环。